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贵州省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实施办法

时间:2024-06-16 10:59:4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6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实施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实施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化学危险物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办法》,结合我省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合用于省内经营化学物品的任何经济组织。
第三条 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简称经营许可证,下同)是从事化学危险物品的采购、调拨、销售活动的合法凭证。任何企业(含中央各部的省企业)经营化学危险物品,都必须依照本办法规定程序申请并取得经营许可证。
严禁无经营许可证单位经营化学危险物品。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化学危险物品,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2268_90《危险货物品名表》分类标准中规定的爆炸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七大类(具体品种另列)。
放射性物品、民用爆炸物品、核能物资、剧毒物品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专门规定的其他物品,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经营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必须按照下列程序,申请领取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
(一)经营单位凭当地县以上(含县,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证明,向当地县以上商业行政部门领取“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申请表”,经营许可证申请表一式五份,分别存放申请单位、申请表发放单位、申请单位省级主管部门、省公安厅、省商业厅。
(二)申请表填妥后,化工系统、医药系统申请单位报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物资系统申请单位报当地物资局;商业及其他系统申请单位报当地商业局。上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表后,应与当地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或分别对申请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由各审查
单位签署意见、盖章,然后分别对口上报各自的省级单位(化工系统报省化工厅,物资系统报省物资局,医药系统报省医药局,其余系统报省商业厅)。
(三)省商业厅、省化工厅、省物资局、省医药管理局收到上报的申请表后,应分别会同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审定,最后由省商业厅核发经营许可证。
(四)经营企业必须悬挂经营许可证经营,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
第六条 企业所在地县以上商业局、化工局、物资局、医药管理局应会同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申请企业是否具备下列条件:
(一)该企业的营业场所、仓库、运输及装卸工具等经营设施,必须符合消防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二)各经营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必须尽量配备有专业知识或有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年经营化工原料或化学试剂金额在一亿元以上的企业,必须配备有本专业的大专学历工程师、经济师等技术人员。年经营额在一亿元以下的企业,必须配备有中专以上或相当
于中专化学专业学历的业务技术人员,或具有本专业十年以上经营化学危险物品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对于从事经营和储运、装卸化学危险物品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和培训。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商品出入库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及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
第七条 新开展化学危险物品经营业务的企业,必须按本办法程序申请并领取经营许可证后,再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或增加经营范围。
原已开展化学危险物品经营业务的企业(包括扩建、改建的企业),必须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范围内有化工原料(化学试剂)的营业执照,按本办法程序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第八条 凡不符合第五、六、七条规定的,不予核发经营许可证。没有领取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准经营化学危险物品。违者由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商业、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第九条 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证后一年内没有经营化学危险物品的,该经营许可证自动失效,由发证单位收回。未经重新申请取得经营许可证,不得再经营化学危险物品。
十条 为监督企业管好用好经营许可证,省商业厅配合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每年对企业进行年检的同时,对经营许可证进行复查,并将复查情况报商业部,抄送各有关单位。
第十一条 任何生产和经营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均不得将化学危险物品供应、赠送或转让给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经营。
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完成国家计划后,国家允许其自销的部分,也必须遵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商业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1990年10月5日

福州市专利保护与促进若干规定

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常委会


福州市专利保护与促进若干规定


(2008年10月30日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8年12月2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及其推广应用,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培育自主专利技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专利保护与促进工作。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专利保护与促进工作机制、专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专利事业投入,促进专利实施和产业化。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辖区内的专利保护与促进工作,组织实施本规定。

  科技、发展和改革、财政、人事、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专利保护与促进工作。

  第五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专利展示交易中心、专利信息网络、公共阅览室等专利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专利政策法规、专利检索、技术交易等专利信息服务,促进专利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对专利中介机构的培育、指导与监督,规范专利中介机构的服务。

  第六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的指导,帮助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培养培训专利人才。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被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专利获奖项目、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促进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资助专利申请,以及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与战略研究等。

  市人民政府设立福州市专利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对在本市进行发明创造和实施,为促进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市人民政府对被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专利发明人予以奖励,发明专利的奖金数额和奖励方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八条 鼓励企业拥有自主专利技术,政府财政资金优先扶持发明专利及核心专利技术在本市的实施和产业化。

  鼓励和引导专利权人依法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专利的市场价值。

  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资金资助为主的项目所产生的专利,权属归项目承担单位所有,政府主管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条获得发明专利权和建立专利管理制度,应当作为评审、认定下列事项的依据:

  (一)推荐或者授予反映企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的荣誉称号;

  (二)认定各类技术中心;

  (三)政府财政资金扶持的专利科技研发项目;

  (四)评审涉及专利项目的科技奖励。

  获得国家和省、市级专利奖的专利,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可以破格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一条 政府投资的重大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研究开发项目涉及专利权的,项目申报人应当提供发明专利授权证书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

  处置国有资产涉及专利资产产权变动的,应当依法进行专利资产评估。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免费提供专利是否有效的信息:

  (一)以专利权作价出资的;

  (二)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

  (三)技术或者产品进口涉及专利权的;

  (四)技术或者产品出口涉及进口国家或者地区专利权的;

  (五)设立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中涉及专利权的;

  (六)举办各类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展示会、推广会、交易会涉及专利权的;

  (七)其他需要提供专利是否有效信息的情形。

  第十三条 政府采购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产品。

  第十四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引起侵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者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五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专利侵权纠纷,依法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非法实施他人专利或者为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非法实施他人专利提供便利条件等专利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 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过程中,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当事人的申请,委托专利技术鉴定咨询委员会对专利技术进行鉴定。专利技术鉴定咨询委员会由有关专家组成。

  第十七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时,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被请求人以专利权无效为由请求中止案件处理的,应当在答辩期内提出书面申请,并自答辩期届满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提交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通知书及有关证据副本。被请求人依法提交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通知书及有关证据副本的,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自其提交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是否中止处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涉外专利纠纷的协调机制。企事业单位发生涉外专利纠纷时,可以向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报告,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及时协调。

  第十九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认定侵权成立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作出认定侵权成立的判决生效之后,被请求人就同一专利权再次作出相同类型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处理的,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直接作出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处理决定并予公告,侵权人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由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法处以罚款。

  第二十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依法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或者查处专利违法行为时,可以对有证据证明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实施侵权行为的专用设备、模具等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可能灭失或者被销毁、被转移的有关违法物品予以登记保存。

  第二十一条 市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交通银行关于印发《交通银行储蓄卡标准》的通知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关于印发《交通银行储蓄卡标准》的通知
1995年11月7日,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各管辖分行、直属分行:
现将《交通银行储蓄卡标准》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执行。凡不符合本标准的,应在1996年3月底前做好换卡工作。

附:交通银行储蓄卡标准
一、交通银行储蓄卡凸字标准
第一行 ××××× ××× ×××× ××××
第二行 ××× ××× ×××
第三行 ××/××

说明:
1.第一行,标识号码行,共16个数字,分4组,组间为空格。详见附录。16个数字内容为:
左起1--5位为联行号
左起6--8位为所号
左起9--15位为帐号序号
左起16位为校验位
2.第二行为持卡人姓名的汉语拼音行。
3.第三行为发卡年、月。
第二行、第三行位置详见附录。
二、交通银行储蓄卡磁道信息格式标准
交通银行储蓄卡第二磁道信息内容
----------------------------------------------------------------------------------------------
| 序 | 名 称 |字 数| 内 容 及 说 明 |
|------|----------------|------|--------------------------------------------------------|
| 1 | 起始标记 | 1 | “;” |
|------|----------------|------|--------------------------------------------------------|
| 2 | 主帐号 |18 | “66”+帐号 |
|------|----------------|------|--------------------------------------------------------|
| 3 | 字段分隔符 | 1 | “=” |
|------|----------------|------|--------------------------------------------------------|
| 4 | 国家代码 | 3 | “156”中国 |
----------------------------------------------------------------------------------------------
续表
----------------------------------------------------------------------------------------------
| 序 | 名 称 |字 数| 内 容 及 说 明 |
|------|----------------|------|--------------------------------------------------------|
| 5 | 发卡日期 | 4 | 年月 |
|------|----------------|------|--------------------------------------------------------|
| 6 | 特性代码 | 3 | “710” |
|------|----------------|------|--------------------------------------------------------|
| 7 | 附加数据 | 8 | 全 0 |
|------|----------------|------|--------------------------------------------------------|
| 8 | 结束标记 | 1 | “?” |
|------|----------------|------|--------------------------------------------------------|
| 9 | 纵向校验码 | 1 | 自动产生 |
----------------------------------------------------------------------------------------------
交通银行储蓄卡第三磁道信息内容
----------------------------------------------------------------------------------------------
| 序 | 名 称 |字 数| 内 容 及 说 明 |
|------|----------------|------|--------------------------------------------------------|
| 1 | 起始标记 | 1 |“;” |
|------|----------------|------|--------------------------------------------------------|
| 2 | 格式代码 | 2 |“01” |
|------|----------------|------|--------------------------------------------------------|
| 3 | 主帐号 |18 |“66”+帐号 |
|------|----------------|------|--------------------------------------------------------|
| 4 | 字段分隔符 | 1 |“=” |
|------|----------------|------|--------------------------------------------------------|
| 5 | 国家代码 | 3 |“156”中国 |
|------|----------------|------|--------------------------------------------------------|
| 6 | 货币代码 | 3 |“156”人民币 |
|------|----------------|------|--------------------------------------------------------|
| 7 | 金额指数 | 1 |“0”基数乘10的0次幂 |
|------|----------------|------|--------------------------------------------------------|
| 8 | 周期授权量 | 4 |“3000”一日中可取最大金额 |
|------|----------------|------|--------------------------------------------------------|
| 9 | 本周期余额量 | 4 |按周期余额量递减 |
|------|----------------|------|--------------------------------------------------------|
|10 | 周期起始日期 | 4 |YDDD Y--年度尾数DDD--001--336 |
|------|----------------|------|--------------------------------------------------------|
|11 | 周期长度 | 2 |01 1天 |
|------|----------------|------|--------------------------------------------------------|
|12 | 密码重输次数 | 1 |3 输错递减 |
----------------------------------------------------------------------------------------------
交通银行储蓄卡第三磁道信息内容
----------------------------------------------------------------------------------------------
| 序 | 名 称 |字 数| 内 容 及 说 明 |
|------|----------------|------|--------------------------------------------------------|
|13 | 个人标识号 | 6 |各行自定 |
|------|----------------|------|--------------------------------------------------------|
|14 | 交换控制符 | 1 |“7”限制在市内系统内交换 |
|------|----------------|------|--------------------------------------------------------|
|15 | 帐号类型 | 2 |“10”1:储蓄卡帐户,0:保留待分配 |
|------|----------------|------|--------------------------------------------------------|
|16 | 第一辅帐类型 | 2 |“00”未用 |
|------|----------------|------|--------------------------------------------------------|
|17 | 第二辅帐类型 | 2 |“00”未用 |
|------|----------------|------|--------------------------------------------------------|
|18 | 发卡日期 | 4 |年月 |
|------|----------------|------|--------------------------------------------------------|
|19 | 卡序列号 | 1 |第一次发卡为“1”,然后加1 |
|------|----------------|------|--------------------------------------------------------|
|20 | 卡保密号 | 9 |全0 |
|------|----------------|------|--------------------------------------------------------|
|21 | 第一辅助帐号 |12 |全0 |
|------|----------------|------|--------------------------------------------------------|
|22 | 字段分隔符 | 1 |“=” |
|------|----------------|------|--------------------------------------------------------|
|23 | 第二辅助帐号 |12 |全0 |
|------|----------------|------|--------------------------------------------------------|
|24 | 字段分隔符 | 1 |“=” |
|------|----------------|------|--------------------------------------------------------|
|25 | 传送标记 | 1 |“0”包括所有附加数据 |
|------|----------------|------|--------------------------------------------------------|
|26 | 加密校验数 | 6 |全0 |
|------|----------------|------|--------------------------------------------------------|
|27 | 语言代码 | 1 |1:中文 2:英文 |
|------|----------------|------|--------------------------------------------------------|
|28 | 结束标记 | 1 |“?” |
|------|----------------|------|--------------------------------------------------------|
|29 | 纵向校验码 | 1 |自动产生 |
----------------------------------------------------------------------------------------------
三、其他说明
1.储蓄卡由总行储蓄部统一印制。
2.卡折并用。
3.密码存放在主机系统。

附录:
一、标识号码行:
标识号码行提供单行字符空间,ISO 7811/1规定该行最多可有19个字符位置,标称间距为每英寸7个字符。
位置规定(见图):
1.距离A,即标识号码中心线与卡下底边缘之间距离:21.42±0.12mm(0.843±0.005in)
2.距离B,即第1个字符位置中心线与卡的边缘之间的距离:10.18±0.25mm(0.401±0.010in)
3.该行第1个字符与最后一个字符中心线之间的最大积累公差(C的公差)±0.08mm(±0.003in)
二、姓名行和发卡年月行:
每行最多27个字符,标称间距是每英寸10个字符。
位置规定(见图):
1.距离D,即发卡日期行中心线与卡下底边缘之间距离:8mm±0.12mm
2.距离E,即姓名行中心线与发卡日期行中心线之间距离:6mm±0.12mm
3.距离F,即发卡日期行第一字符中心与卡的边缘之间的距离:21mm±0.12mm
三、字体及字符间距参照ISO 7811/1(1985)。